(通讯员 车昀泽 李梦迪)2025年11月10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与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查新情报服务中心召开产业创新合作研讨会。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查新情报服务中心主任孙茁、总查新师王章红、副主任吴德胜、专技人员黄维等出席座谈会,学院领导及教师代表围绕产学研深度融合展开深度交流。

孙茁主任在交流中着重介绍了双方合作的扎实前期基础。为精准锚定合作方向,团队近期专程赴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宝钢中央研究院开展专项调研,系统学习科研机构服务科研工作者、助力企业创新研究的先进模式与实践经验。他表示,作为湖北省科技查新领域的骨干机构,其不仅在该领域积淀了深厚行业经验,构建了覆盖多所高校与企业的完善服务网络,更与华中师范大学在学生实践平台搭建、专业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往来。成熟的合作基础与资源优势,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拓展合作维度筑牢了坚实根基。

总查新师王章红系统阐述了双方合作的愿景目标与具体实施路径。他指出,当前创新服务领域仍面临现实挑战:传统情报推送与企业真实需求存在脱节,创新服务的市场转化效率亟待提升。王章红介绍了研究院创新性提出的“供给与需求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双轮驱动战略。他强调,研究院以往与其他高校的合作多侧重于“论文侧”,核心是构建“要创新先查新”的理论支撑体系;而本次与华中师范大学的合作将实现突破性聚焦,重点发力“产品侧”,通过“功能搭桥”模式逆向解析产品所需的创新技术,精准构建产品需求与核心技术之间的映射关系,为合作落地注入实操性动能。

与会教师积极参与讨论,从多学科视角提出了专业见解。不仅可以从供应链角度进行类比,认为可以借鉴"推拉结合"的理念优化创新服务模式;也需要深入理解产品背后的需求本质,通过需求拓展和功能关联来打通技术创新路径;创新服务应当同时关注头部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既要为领先企业证明技术优势,也要帮助其他企业找出差距、实现提升。与会教师均认为,这一合作方向既充满挑战又极具价值,建议从具体行业或产品入手,通过试点示范逐步完善理论模型和实践方案。双方的深入探讨为后续合作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路。

在交谈中,面对从产品中提取创新技术这一核心难点,研究院规划了清晰的"三步走"实施路径:首先通过工具化阶段选取特定行业试点,开发针对单一产品创新发布的工具;其次是推进产品化,将验证成功的工具打造成标准化产品向全行业推广;最后是实现资源化,建成能够自我演进的国家级产品创新平台。整个项目预计用5年时间实现全面落地与应用,这一循序渐进的实施方案得到了与会各方的高度认可。

院长曹高辉在总结发言中对合作构想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学院在理论研究、模型构建等方面的优势与研究机构的实践场景形成了良好互补。他强调,学院将积极设计牵引机制,鼓励教师围绕合作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并将此作为学院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契机。双方达成共识,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共享领域知识资料,明确后续研究任务,包括文献梳理、技术体系构建等具体工作。
此次研讨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未来将通过深度合作,共同在产业创新与情报服务融合领域实现突破,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审读人:翟姗姗)